马尾高高束起,说话快人快语,做事干净利落,给人感觉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阳光洒脱。她,就是莘县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张利元。
从教十一年,她携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用爱心和恒心,行走在诗意幸福的最美旅途。
一、美,就是努力创新
在三尺讲台上,她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深知教师教师学习的重要性,总是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如涓涓流水,永不枯竭。
工作中,她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学经验,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每次集体备课,她的问题最多,她的备课本上记的内容更多,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使学生爱上语文。

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孩子的语文素养更是出类拔萃。
在学生的毕业留言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张老师,为我们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美,就是有师者仁心
“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她一直用心去关爱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一次次为后进生补习功课,一次次守候生病无人照顾的学生,一次次深入家访,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仁心。
2020年春,疫情期间,班上的一个学生,父母都是一线医生,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孩子只能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但是爷爷奶奶连手机都不会用,孩子的学习完全无法保障。张老师知道后,自己线上教学任务完成后,又单独来到孩子家,一点一点的给他补课,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好转。
孩子的爷爷奶奶感激得热泪盈眶,想留下张老师吃顿饭,但张老师每次都婉言谢绝,因为家里还有不满1岁的女儿需要照顾……
整个疫情期间,她总是忙得团团转。一方面要到学校加班加点线上教学,另一方面又要参与制定学校疫情防控的各项制度以及复学的各项预案,还要坚持每天晚上孩子睡着后批改学生的作业。
家人都劝张老师:“疫情期间,又不是平常上课,不必如此认真”。但是张利元老师总是劝慰家人和自己:“谁叫咱是当老师的呢”!
三、美,就是师德高尚
2019年春,张老师又一次带毕业班的学生,这一年她已经怀孕7个多月,但她仍然是那个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老师。到校后先检查各项安全隐患和学生到校情况,事无巨细,张老师戏称:“这是我每天到校的‘三部曲’”。
怀孕期间,由于一直站着上课,有时候一站就是1个多小时,每天下班回到家她的腿和脚已经肿的很厉害,可她从来没说自己有多苦多累,牵挂最多的,依然是自己的学生。
四、美,就是和谐
开展教育,传承文化,靠的是良心与责任,凭的是高瞻远瞩和匠心巧思。张老师认为,教育,不能光是学校的一家独奏,而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的“和谐交响”。
让社会、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是张老师追求的目标。她注重了与家长沟通,努力做好家访工作,同时,积极邀请班级里在公检法系统以及文教卫生系统单位供职的家长到班里上课、作报告,拓宽了育人渠道,让课堂成为“三结合”的重要平台。
家长对这种教育方式非常认可,写信到实验小学,表示:“遇见张老师是我孩子的福气”,这就是家长们的莫大认可啊!
“你未必光芒万丈,但要始终温暖有光”,张老师喜欢这句话。她觉得,教育,是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与付出,更是一种最美的追寻与享受。行走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她的步伐笃实且勇敢,坚定而有力……